福州七夕节民俗
农历七月七夕,福州叫乞巧节,又称结缘节。七月七夕,是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时间。七夕,妇女以七字为巧的象征,向天上银河织女乞巧时,陈列瓜果七盘,茶杯七口,焚香七炷,备针七根,丝线七色,先向织女星行七拜大礼,然后盘膝而坐,借着朦胧月色,赛穿针、比引线,谁穿引得又快又多,谁就得巧最多。宋梁克家《三山志》载:“彩楼乞巧知多少?直至更阑漏欲终。”这种习俗多是官府、富豪之家的小姐为之。民间则搞分豆结缘活动。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,啃豆谈天,消除前愆,促使家人和顺、亲友情深、邻里和睦。孩童学着分豆结缘,交指和好,童趣盎然。 过去在福州“七夕”日既是情人的活动日,也是男女老少结缘日。大家向亲朋好友、同学、邻居分蚕豆传递友谊的习惯一直流传至前些年。每年的七夕乞巧节时,福州民间都格外热闹,《三山志》中就曾记载古时福州七夕乞巧盛况,早在清时便已为“分豆结缘”所全面取代。据悉,当时“分豆结缘”,是福州“七夕”的特有风俗。此俗缘出郊区,后传入城中。节日里,福州人相互赠送蚕豆,并在七夕夜月光下分啃蚕豆谈天说地,以作结缘纪念。七夕成为促进家人和睦、朋友缘深、邻里友好相处的“结缘节”。平日,小孩、邻里之间难免会磕磕碰碰,蚕豆一分,积怨便烟消云散了。 随着近年来每年2月中旬前后的洋式“情人节”开始盛行起来后,福州的七夕乞巧节也随之逐渐淡化了许多。不仅在七夕乞巧节时,福州当代时髦女性不会在这个时候陈列瓜果、茶杯、焚香或备针、丝线向织女星行拜,也没有看到现代都市女性再盘膝而坐赛穿针比引线了,甚至连乡间一直流传的分食蚕豆的习俗,在现在的福州城也几乎难以再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