哲学文化与殡葬


殡葬文化是整体民族文化的一环,两岸华人社会都有学者在讨论;但是当我们在从事殡葬专业教育时,重点不在维系旧文化,更要紧的是推行新思维。空中大学生命事业管理科殡葬管理组,是台湾唯一正式以“殡葬”为名的相关专业科系;该科所开设的课程多属前所未有,也因此具备相当大的发挥空间。其中“殡葬文化学”是一阶学科“殡葬学”之下的二阶学科,其下还可以再分化出诸如“殡葬历史与礼俗”、“殡葬伦理与宗教”、“殡葬文书与司仪”等三阶学科。而在殡葬的事业主管机关所认定检核“礼仪师”证书必备的二十学分课程中,文化类课程至少需达半数,由此可见殡葬文化学在台湾殡葬改革内所占核心位置。在此一核心位置上,我还要强调其中思想文化的关键重要性。殡葬改革其实就是思想改造,唯有在观念方面推陈出新,整个殡葬活动方能予人耳目一新之感。

  本着法规所蕴涵的“人文自然主义”精神,理当呼吁社会大众以“环保自然葬”为依归,将丧礼力行简化与净化;其具体作法即是保存“孝心”和“礼义”,简化“孝行”和“礼仪”。孝道是一种德性,体现为心意和行动,不外生养死葬。倘若老一辈能够在立遗嘱交代后事时,明白指示要不治丧、不占地,便可说是为后人立下最佳表率。由于台湾人民多半没有明确宗教信仰,仅有游宗式的民俗信仰,因此在其中纳入“人生信念”的考量并非难事。今后的改革策略,是全方位地推动合理的思维及合情的美感;前者系指提倡现世主义,后者则开发生死美学。我所提倡的现世主义,即为儒道融通下的“中国人文自然主义”,培养“儒阳道阴、儒显道隐、儒表道里”的“知识分子生活家”人格典型,生时“活在当下”,死亦“无后顾之忧”。

  本节探讨哲学文化与殡葬活动的关联,其实二者系乎一“心”,亦即“一念之间”。哲学有晦涩难懂的思辨玄想,也有如清风明月般的生命情调。身为华人的我们,在古圣先贤的智能宝库中,能够取用的不计其数;但是用于后事的考量上,大多属于生死智能。一个人对于生死之事是豁达开朗还是执迷不悟,可以从他对后事料理的态度上看出来。人死不可怕,不死才可怕;死亡不足畏,得个好死善终才重要。能够把死亡看破、看透、看开,是生死智能的起点。哲学在西方即指“爱好智能”,在中国则是“生命的学问”。追求参透生死的大智能,是现代人必备的功课,它可以从医护和殡葬人员的临终及后续关怀中体会一二。至于生死智能的终点,就落在料理后事的态度上;简葬与薄葬、节葬与洁葬,正是生死智能的充分体现。

  “葬”意指“藏”,是人类对同类死亡后所做的遗体处理,其中包括“不忍人之心”的真情流露,以及对“死后生命”的执着迷信;殡葬改革要发扬前者,并且消弭后者。“不忍人之心”可说是“同理心”的表现,亦即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的感同身受。人是有感知能力的动物,看见同类遗体曝尸荒野会心生不忍,想到自己也有一日是这般下场,便动手善待遗体,这种关怀之情绝对需要发扬光大。但另一方面,原始人类对死后将何去何从心生恐惧,乃将生前作法推及死后,亦即把现世所为所感延伸至“死后生命”。这在先民时期固然无可厚非,但是到了科学昌明的今日仍心存此念,则无宁是一厢情愿的一己俗见。虽然所有宗教信仰都提供了对“死后生命”的承诺,但人们可以将之视为对完美境界的向往,“虽不能至,心向往之”;切莫当真,更不应陷入功利私心中。

  “死后生命”必须以“灵魂不灭”为前提,否则无甚意义。“灵魂不灭”表示一个人身体亡故,但灵魂仍有感知性,因此自我犹存。现在问题来了,灵魂自我若投胎至另一个肉身,则已非“我”而为“他”或“她”;若是长期处于不灭状态,则先前拥有肉身之我,岂非多此一举?总而言之,宗教信仰讲的“灵魂不灭”或“轮回转世”等有关死后生命的论述,理当视为象征性的说法,具有“劝人为善”的道德意涵,属于“止于至善”的美感体验,但是不应信以为真。一旦当真则流弊丛生,像台湾为亡者在阴间生活得宜,却在阳间所费不赀,便显得舍本逐末。记得有位道士劝人少烧纸钱、多做善事,因为前者在阴间不易兑现,后者却在阳间立竿见影,这不啻为智能之见。华人如果愿意节葬,而将原本打算用于治丧的费用转移部分做公益,应该算是为亡者还愿的最佳途径。

  从哲学文化的立场看殡葬,其实是在探问:从事殡葬活动,最合宜恰当的人生哲学态度为何?殡葬处理的虽为死人,却完全是活人在张罗的事。生养死葬乃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培养适切的人生哲学态度实属必要。人生哲学就是生活智能,当它用于殡葬活动时,不外主张平实、平淡、平凡,要求看破、看透、看开,也就是要“轻死重生”。我追随殡葬法规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与自然要求之改革理想,在殡葬的思想文化方面提倡“中国人文自然主义”,以儒家“慎终追远”与道家“反璞归真”相结合的理念为依归,希望将佛教“轮回转世”与道教“鬼神崇拜”的正面意义美学化,并将其负面影响降至最低,如是改革理想方能真正落实。殡葬业者是站在为人料理后事的第一线专业人员,背负有教化人心的责任,对思想文化的涉猎理当全面而深入,才足以因应专业所需。

友情链接 Copyright (c) 2005 三山陵园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10720号
您是第   位访客   福州网站建设福州印秀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