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伤辅导


      1
、悲伤的定义
    
       
悲伤是当亲密的人过世或离开,或有其他重大的失落,造成个人一些心理和身体的综合症状,它严重地影响个人的行为及社会关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
关于悲伤,一些学者有许多论述。佛洛依德(Sigmund Freud1957)曾经指出了哀悼与抑郁两者共同的特质:痛苦、缺乏对外在世界的兴趣、失落了爱的能力以及禁锢自己和不愿参加各种活动。学者利达曼(Erich Lindeman1994)也指出悲伤有如下几个特征:(1)生理上的痛苦。(2)全神贯注于死者的形象。(3)罪恶感。(4)敌对的反应。(5)失去以往的行为模式。(6)悲伤者可能出现死者的特质。
    
        2
、悲伤辅导
    
       
遭遇亲人故世等不幸之事或经受重大挫折而陷入悲伤之中,这是人之常情,无可厚非,但是,关键是要引发正确的悲伤,因为,病态的悲伤反应对个体的身心健康以及未来的生活有极大的损伤,所以,这时候就需要对当事人予以悲伤辅导。
    
     
1)辅导目标和内容
    
       
①协助当事人认识失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
②帮助当事人界定并表达感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
③鼓励和帮助当事人在失去逝者的情况下活下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
④将情感从逝者身上转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
⑤允许时间去悲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
⑥阐明正常的悲伤行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  
⑦允许个别差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
⑧提供持续的支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  
⑨检查现存的防御机制及调适形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  
⑩界定病态行为并转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
2)辅导方法
    
       
学者派克曾经认为,悲伤是一个过程,至少有四个阶段构成:
    
        
①麻木僵化:通常数小时至1星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
②追思搜寻:1星期至3个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  
③瓦解绝望:3个月至6个月。
    
       
④重整阶段:6个月至2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
正因为悲伤有阶段性,所以辅导也有它的侧重点。通常采用的悲伤辅导主要有两种形式: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。
        
悲伤的个别辅导依据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。它们是:
     
    ①麻木僵化期:保护悲伤者,提供实物协助,允许及接受情感爆发,鼓励参与悲痛仪式。
     
        
②追思搜寻期:给予时间表达其感情,消除当事人对死者不当的理想化或丑化,引导回忆,对纪念日与节日特别注意关怀,鼓励身体检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  
③瓦解绝望期:鼓励继续参与先前的活动,不鼓励重要的生活变迁;运用社区资源予以支持。
    
       
④重整阶段:适当的鼓励介入新的活动,结交新的朋友与培养新的兴趣。
    
       
对于悲伤也可以运用团体辅导的方式开展工作,团体辅导的主要环节包括:
    
      
①决定团体目标与结构。②选择成员。③界定期待。④建立规范。⑤形成领导模式。⑥掌握团体动力,有效处理破坏性行为。⑦检讨成效。

友情链接 Copyright (c) 2005 三山陵园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05010720号
您是第   位访客   福州网站建设福州印秀网络